網頁

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

除了賞花及泡湯,上陽明山還可以做什麼

    一年一季的陽明山花季又到了,每到春天,公園內盛開著櫻花、茶花或杜鵑,將原本就已美麗動人的山景,妝點的更多彩多姿,展現出萬紫千紅的景象,根據最近的報導,今年的花季已經吸引了超過68萬人上山。陽明山可說是臺北都會的後花園,是都市人想暫時遠離塵囂的最佳選擇,因此,每到假日,陽明山地區總是人聲鼎沸,好不熱鬧。
    陽明山對大多數的人而言,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花鐘、青菜、和花季等,多數的人上山只是吃個青菜,然後再泡個湯就離開,甚少有機會好好認識他一番,如果只是在花鐘前面打個卡就離開,真是有如"入寶山而空手而歸"。
    陽明山是我國的國家公園之一,完整的火山地形地貌是其他八座國家公園所沒有的特殊景觀。在200萬年前,隱藏在地底深處的炙熱岩漿,在隱忍許久後終於按耐不住而爆發,持續噴發的岩漿在往後的歲月裡,形成了園區內20多座的火山,火山作用持續一直到20幾萬年前在形塑完紗帽山後才停止。雖說目前看不到壯觀的噴發現象,但是園區內到處可見火山作用停止後的遺跡,例如,錐狀、鐘狀的火山體、火山口、火口湖、堰塞湖、溫泉以及硫磺噴氣孔等。
    除了特有的火山景觀,陽明山區內的還生長著國寶級的臺灣水韭及其他豐富的動植物,即使是其他地區常見的芒草,也被熱情的火山蒸汽,感動的開出紅色的花朵,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景觀。每年秋季開始的東北季風,帶來了北方的寒冷空氣,使得低海拔的陽明山,也可見到應該分佈在中高海拔地區的植物,形成了植物的「北降現象」,例如,昆欄樹、包籜矢竹(就是我們俗稱的箭竹)等都是園區內常見植物。東北季風不只帶來低溫,他的氣勢凌人更使得高大的植物也不得不低頭,造成了植物的「風剪現象」。
    如果你認為陽明山只有硬梆梆的自然知識,那就是大錯特錯,由於陽明山地區開發的很早, 許多先民活動的遺跡也可以在陽明山見到,例如,在市區幾乎已經見不到傳統的閩南式建築,先民用來燒木材製作木炭的炭窯,和早期的耕種的茶園等,只要你有心,事先做點功課,就可以輕易的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找到。這裡也是前總統蔣介石喜愛之處,他生前最後的行館中興賓館,就是現在國家公園的熱門景點:陽明書屋。曾經是國民大會代表開會的中山樓,也是位於此地,他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,裡面有許多的故事,值得有機會進去瞧一瞧。
    陽明山國家公園就像一座知識的寶庫,以上提到的,不及他蘊藏的億分之一,他非常值得你我好好去挖寶,然而,怎麼樣才不會「入寶山而空手而歸」呢?新出版的親子天下2013年3月號第43期,有一篇專題報導,值得參考。

1 則留言:

  1. hi! 楊老師 自畢業後真的好久不見了,好巧,今天在親子寶貝雜誌上看到你我是中山 建輝 my e-mail:irene1.yu1@gmail.com

    回覆刪除